大红袍,是中国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茶叶之一,也是岩茶的一种。特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茶区。 武夷山市是全国重要的岩茶产地之一,也是大红袍产地。大红袍茶选取自福建省南平市五岳山脉中的武夷山岩骨,主要分布在武夷岩和白鹤峰周边。产茶的区域总面积约为70平方公里,约有60多万株大红袍茶树,年产量仅为一百几十吨。 大红袍茶叶的制作过程非常讲究,起源于清代,已有300多年历史,传承至今。大红袍制作的六个步骤包括:杀青、揉捻、烘焙、筛分、放冷、装罐。通过多次反复的手工制作工艺,大红袍茶干茶色泽沉稳,线条紧致,香气浓重而持久,口感醇厚而溢香,茶汤黄橙明亮,带有石果香及花果香等难以言喻的滋味。 除了武夷山市,大红袍在福建其他地区也有着产地,如安溪县和北安镇都是出产大红袍的地区。北安镇的大红袍,是隶属于福建省龙岩市的一个小村庄,也十分奇特。因为它从早先的自然生长逐渐发展成现在的植株培育。传说这个村子在清朝年间,一位俗名叫涂阿平的茶农根据山体条件对大红袍茶树进行改良,使其在当地生存条件非常恶劣的环境下依然能够顽强生存并延续下去。 大红袍茶最早出现在明朝嘉靖年间, 所以,崂山大红袍也是中国大红袍的深政之一。 崂山大红袍是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的一种茶叶。虽然崂山和福建并不在一个区域,但由于地理位置的接近,大红袍在两地都有出现。崂山大红袍是以青绿色的叶子为原料,特别之处在于其做法多以打堆,培饼的方式制造。 除了上述地区外,安溪县还有出产大红袍的地方。安溪大红袍因产地和生产工艺的不同,所有品质与岩茶有些许不同,但是仍是茶叶界中非常有名的品种之一。 总之,大红袍是中国最优秀的茶类之一,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在不同的产地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使得味道更加多样化。每个茶园都在尽己所能保管大红袍的特别味道,同时也在保护大红袍茶文化和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
Copyright © 2023红塔磁铁大红袍茶网 闽ICP备2022005287号-17网站地图 标签 xml